提起武侠小说,想必只要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江湖之人都能滔滔不绝的连讲三天三夜。还珠楼主是武侠小说作家李寿民(1902年2月28日-1961年2月21日)的笔名 是中国武侠小说作家。其父李元甫曾任苏州知府,为官清廉。李寿民幼时常随父宦游南北饱览各地风光。“还珠楼主”是他使用的笔名,而且一以贯之直至搁笔。代表作《蜀山剑侠传》。
图为还珠楼主夫妇
侠客江湖一些大师们如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名家,都曾公开叹服其作品华美恢弘,无可匹敌。金庸、古龙更是曾明确表示,自己的写作,受李寿民的影响极大,李可称为其武侠写作中的引路之师。还珠楼主1961年2月因患食道癌去世,享年59岁。
因而,从开宗立派的意义上来说,也只有还珠楼主,才可真正称为“大宗师”。
还珠楼主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李寿民。原名大概很多人不熟悉,但是他的笔名“还珠楼主”大概会有不少人眼熟,出生于四川,官宦世家,同黄药师一样,精通医卜星相等杂学。他的代表作品是大名鼎鼎的《蜀山剑侠传》,一生中的作品多达4000余万字。与“悲剧侠情派”王度庐、“社会反讽派”宫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共称“北派五大家“。
还珠楼主武侠小说共38种。
《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还珠楼主代表作。以此为中心,构成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的一个庞大系列。
蜀山剑侠正传
《蜀山剑侠传》
《蜀山剑侠后传》
《峨眉七矮》
蜀山剑侠前传
《长眉真人传》
《柳湖侠隐》
《北海屠龙记》
《大漠英雄》
蜀山剑侠别传
《青城十九侠》
《武当七女》
《武当异人传》
蜀山剑侠新传
《蜀山剑侠新传》
《边塞英雄谱》
《冷魂峪》
蜀山剑侠外传
《云海争奇记》
《兵书峡》
《天山飞侠》
《侠丐木尊者》
《青门十四侠》
《大侠狄龙子》
《蛮荒侠隐》
《女侠夜明珠》
《皋兰异人传》
《龙山四友》
《独手丐》
《铁笛子》
《黑孩儿》
《白骷髅》
《翼人影无双》
其余还有
《万里孤侠》
《黑森林》
《虎爪山王》
《血滴子大侠甘凤池》
《征轮侠影》
《力》
《拳王》
《黑蚂蚁》
《酒侠神医》
《卧龙峡风云》
以上还珠楼主老师作品非全部,喜欢的可以自行,百度搜索,搜狗搜索,今日头条搜索,360搜索,神马搜索,微软必应搜索都可以。
重庆市长寿区人,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剑侠传》,一生中的作品多达4000余万字。与“悲剧侠情派”王度庐、“社会反讽派”宫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共称“北派五大家“。在解放前的重庆籍作家中,李寿民是唯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李寿民的作品“蜀山系列”,正传、外传、别传、前传、后传……达到了30多部,毕生著有武侠小说36部:《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11部出世仙侠(剑侠)系列小说,述正邪两派剑仙间善恶之争,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且融冶儒、道、释三教哲理于一炉,寓意深远;《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等25部入世武侠小说,提倡崇善除恶、孝友义侠,表彰人的价值尊严。还珠武侠诸著,对郑证因、朱贞木、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名家均有启迪之功。
若要问,谁是武侠小说创作界的宗师?我想每个武侠小说迷,也都会很快给出自己的答案,虽然答案不一定一致,但是也无外乎就是那十来个名字。的确,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温瑞安、柳残阳、诸葛青云、卧龙生……这一大串的名字,个个都当得起“宗师”二字。
但如果要再问,谁堪称武侠小说创作界,排名首位的“大宗师”?这样的话,我估计大家的“答案”就分歧比较大了。
其实,写作水准的高下,与观者的个体感受和喜好有直接关系。你喜好的,他不一定喜欢,他喜欢的,你不一定入眼。
说起武侠小伙,金庸、古龙绝对是榜上有名的。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堪称金庸古龙的老师,金庸笔下的门派、神功,古龙笔下的神功很多都出自他,他的小说更是被无数武侠小说、修仙小说的作者临摹借鉴,叶洪生说它是「武侠小说的百科全书」,被称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是谁?为何如此厉害?
当时的民国,正值通俗文学如火如荼之时。而武侠小说又因为远离现实,一方面可以中国主流社会外的民间社会、武侠社会加以表现,另一方面又可以创作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神魔世界,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侠义精神,所以引起了一阵武侠热。
文学和艺术界的很多大佬仿佛都是天赋异禀,还珠楼主也不外如是。他自小就有“神童”的称号,而且还三上佛山峨嵋,四登道教圣地青城山,从小学习武术气功,这也为他之后的无数创作打下基础。成年之后,最开始的时候为了谋生,做过幕僚和家庭教师,又兼写京剧剧本,历经坎坷后才终于开始写武侠小说,自此中国武侠小说界有了一颗新星。
还珠楼主一生创作的时间接近二十年,写有四十部武侠小说。其中主要种类可以分为“入世”的现实击技武侠,和“出世”的仙魔神怪武侠两大类。但是,以气魄宏大、容量深广,充满瑰丽想象的仙魔神怪闻名于世的,还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蜀山剑侠传》和《青城十九侠》。
首先,是《蜀山剑侠传》。它可以说是直接给中国武侠小说创造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它由人间社会、神话幻想、自然胜景、哲理诗情交织组成。表面的故事是正道的剑仙同邪恶的怪魔间的斗争,主旨就是常见的善恶斗争。
但是,它你就牛在其中的设定上。比如,它设定了剑仙和怪魔都要经历道家的“四九天劫”,即每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劫难,看到这有没有想到杨幂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白浅历劫,可是要知道还珠楼主生活的时代是民国,足见他的想象力之丰富、之牛,之超越时代!神魔不同的是,剑仙通过行善来避劫,怪魔通过作恶来避劫。因为太红了,它甚至影响了后续的武侠及衍生品的创作。
比如,现代著名的《仙剑奇侠传》中徐长卿所属的“蜀山派”就和它有关。后来,徐克拍的两部蜀山电影《新蜀山剑侠》(1983年,郑少秋、林青霞、元彪主演)以及《蜀山传》(2001年,郑伊健、古天乐、张柏芝主演),也是它的衍生物。怪不得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要说它是「天下第一奇书」!
除了作品名称和派别名称,更重要的还是它其中的剧情、武功、神功设定开了一代先河,影响中国后续武侠小说。比如,《蜀山剑侠传》的主角通过外出修行的途中,意外得到前辈高人的指点,自此得到神功,成为一代武林大侠。这样的设定,有没有想到《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发展历程?有没有想到《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奇遇?所以,说还珠楼主称得上金庸和古龙的老师,绝不是生搬硬套。
说完剧情,再来看看武功。还是以金庸先生为例,其笔下张无忌有一个著名神功乾坤大挪移,但是这其实也是出自《蜀山剑侠传》;还有大名鼎鼎的降龙十八掌,化用自《蜀山剑侠传》里的“降龙八掌”。其中,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中出现的峨眉派、青城派、丐帮等等大帮派,也都是还珠楼主的书中用惯了的门派。
甚至大名鼎鼎的“屠龙刀”,在《蜀山剑侠传》里也有出现,是峨眉弃徒屠龙师太的兵器。古龙笔下的楚留香曾经被诬陷盗取武林第一毒药「天一神水」,但这款毒药的名字,最早也出自《蜀山剑侠传》。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取材自《蜀山剑侠传》里的「白发龙女」。
除了剧情、武功,还有神功、修炼。其中,已经有了现在修仙小说中常见的用来修炼的“内丹”,而且,书中描写的自然现象更是牛:“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走兽、地可隐灭无踪、陆可沉落无形;”“灵魂可以离体、身外可以分身、借尸可以复活、修炼可以长生、仙家也要渡;”“风霜水雪冰、日月星云气、金木水火土、雷电声光磁,”等都可以作为修炼的吸入物。而这些虽然有的来源于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但是更多地还是他的独创,甚至在现代的神魔小说中也很多被借鉴。
不过,要是我们将选择条件更加具体一些,选择是不是还会很有争议呢?比如:谁是现当代武侠小说作家中,堪称开宗立派的人物,也是对后来者影响最大的“大宗师”级人物?
这样问的话,我想不少人心中就不会再纠结了。不错,他就是:还珠楼主。也只有他可“威服四野”。
还珠楼主,原名李寿民,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代表作“蜀山系列”有30多部,共出版4000多万字作品。其文笔华美,诗情瑰丽,寓意深远。
李寿民在汉字写作史上开创出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分支,在武侠小说写作史上,开创出了剑仙流、仙侠流的分支,这样的水准和成就,在武侠小说这个小众文学领域中,堪称惊世骇俗。
还珠楼主对武术一窍不通吗?倒也不是。他练过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练五式梅花拳,还可以上桩子呢。我们小时候,还珠楼主曾带孩子们在院子里练“一炷香”,就是练“骑马蹲裆式”,蹲时燃一根香,直到香头燃尽才站起来。不过还珠楼主绝谈不上“精通”二字。那些热心的求教者,往往是扫兴而归。倒是“别有用心”的还珠楼主从他们的言谈比划中得到不少教益,随后用于他的“武侠”描写中去。
《蜀山剑侠传》在《天风报》连载后,不久即由天津励力印书局结集出版。书局老板刘汇臣是宁波人,办事精明而又果断。他料定还珠楼主的读者会越来越多,便与还珠楼主谈妥,把与《蜀山》同时写就的《青城十九侠》、《云海争奇记》、《柳湖侠隐》等书,都包揽下来,独家刊行。
还珠楼主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他7岁便登过峨眉、青城,10岁时在他的塾师带领下再登峨眉、青城。这位王姓塾师不是一个腐儒,他为还珠导游,随处讲说掌故,如数家珍;还珠楼主12岁丧父,随即由他的母亲带往苏州投亲,家境骤变。在苏州,李寿民认识了长于他3岁的文珠姑娘,这姑娘面目清秀,性格温柔,弹得一手好琵琶,他们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渐渐产生了感情,形影不离,到李寿民16岁时,他终于察觉自己正处在初恋之中。但是李寿民为家境所迫,不得不北上天津谋生。他与文珠分手后,仍时时书信往来。不料天不从人之愿,变起非常,文珠竟落入烟花队中,此后音信不通,使李寿民在精神上受到一次痛苦的打击,直到李寿民婚后,仍不时念及文珠。
很多资深的武侠江湖的网友认为他的笔名就是为了儿时的初恋而起的,文珠与还珠,可能再厉害的人武侠宗师也有自己的武侠梦,红颜知已梦。
还珠楼主的岳父家家景很好,其妻子也是名门之后,可谓才女爱才子,表兄弟王尔藩上海大中银行总经理,三姨经仪、六姨经楼、八姨经华、十五姨经信,岳父一家当时可谓名门望族,家境殷实,家族之人多在海外,人才济济。
还珠楼主与孙经洵的婚姻,曾因孙仲山强制干预导致轩然大波。外人多以师生恋有伤风化、两家门户不当目之。其实师生恋并无伤大雅,且两家还可称门当户对。
孙仲山有子女十九人,与梁任公几近,成就虽不如梁氏子弟,可朝代更迭,人生变幻,可感:
长女孙经兰,曾与邓小平老师汪云松长子汪日贤(彦甫)订婚,惜不久因肺结核逝世。
二女孙经洵,还珠楼主之妻。
三女孙经仪,初与钮先铭结婚,南京沦陷,闻丈夫逝世,改嫁其丈夫战友赖光大,后钮先铭生还,故事由张恨水写入小说《大江东去》。钮、赖,均为国民党中将。
四子孙经涛,大中银行职员,49年后去甘肃落户。
五子孙经纶,先后留学日本、法国,曾任天津大中银行经理,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工人。
六女孙经华,任职上海大中银行,京剧名票。
七子孙经武,大中银行会计,后成了建筑工、炊事员。
八女孙经羲,初嫁曾绍迹,后嫁李经国,晚年居美国。
九女孙经书,曾到香港工作,后回天津。
十女孙经仁,毕业于震旦大学文理学院,后任职于上海总后职工医院。
十一子孙经义,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精通法语、俄语,后在天津自行车厂任工程师。
十二子孙经品,早逝。
十三女孙经礼,后定居台湾。
十四女孙经智,1947年就读上海震旦大学教育系,后入中国人民银行。
十五女孙经信,195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是音乐芭蕾舞剧《白毛女》和《金瓶似的小山》《满山的葡萄红艳艳》等名曲的首唱。其夫王维德,歌唱家、声乐教授。
十六子孙经九,1934年出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后入中央警卫团当教员。
十七女孙经世,十六岁参军,分配到北京通讯总部,1955年转业到北京市电信局工作。
十八女孙经忠,毕业于石家庄高等医士学校,先后工作于张家口第一人民医院、唐山市唐海县人民医院。
十九子孙经厚,十四岁初中毕业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六军文工团,转业到黑龙江农垦局八五六农场,旋入北大荒文工团,1962年回京,落户北京汽车改装厂,后调天津耐酸泵厂,历任车间主任、生产科长、副厂长。
此外,李寿民的生平十分传奇,在生命后期的境遇也有着十分鲜明的“武侠风格”。1957年以前,虽受时局冲击,但也堪堪度过。1958年,某媒体刊登《不许还珠楼主继续放毒》一文,还珠读后当夜即脑溢血,由此辗转病榻两年有余,临终前口授完成了长篇小说《杜甫》。当他讲述完杜甫穷愁潦倒、病死舟中的那段结尾后,对他的夫人孙经询说:“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二日后即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九岁,恰与杜甫同寿。
也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字水准高下本就难分,纵使平常好分高下的“武”,在武侠小说界也依然是个不世难题。不信?那你能将所有知名武侠作品中,主人公的武力值排出个高低吗?不能,这就是个关公战秦琼的悖论。估计争到地老天荒,也难分高下。
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
还珠楼主的作品,堪称所有新派武侠小说家的素材库,后代无数神魔修仙小说也受他的影响。所以称他为“当代武侠小说之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虽然也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天马行空,对中国武侠影响至深。
我有时在想世纪江湖之父阿男,阿男哥一定也对还珠楼主的情品情有独钟,所以才有了阿男世纪江湖聊天室,也就是现在的江湖聊天室,不管如何变,内核还是阿男的版本,所谓万变不离其踪。
所有的江湖儿女在这里向曾经的武侠文字巨匠们致敬,谢谢他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憧憬,带来了幻想。